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市北区关工委启动“到台东记忆博物馆听爷爷奶奶讲故事”主题教育活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10:51:00    

为深化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弘扬本土文化记忆,青岛市市北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北区关工委”)在4月15日正式启动“到台东记忆博物馆听爷爷奶奶讲故事”主题教育活动。该活动将通过组织青少年走进台东记忆博物馆,与老一辈共话城市发展历程,在代际对话中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

杨希岗老人(中)带领学生们回顾青岛历史。

把课堂搬进博物馆

“即使是在和平年代,我们也要时刻不忘国家安全。同学们,你们知不知道今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4月15日上午,在承载城市记忆、传承百年商脉的台东记忆博物馆内,来自市北区关工委“听爷爷奶奶讲故事”讲师团的杨希岗老人,用丰富的史实和鲜活的案例,为青岛顺兴路小学50余名学生上了一堂精彩生动的国防安全教育课。这是市北区关工委策划组织的“到台东记忆博物馆听爷爷奶奶讲故事”主题教育活动的首场活动。

活动现场,青岛顺兴路小学学生向讲师团成员敬礼。

活动现场,市北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陈玉峰,市北区政协副主席袁丽新,市北区关工委课外和家庭教育指导团团长鄢长茂,讲师团团长胡兆经以及环海湾集团文旅研学负责人梁云龙,共同向青岛顺兴路小学的学生代表捐赠学习用品。

今年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国家安全不仅是国家的基石,更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为孩子们带来生动讲述的杨希岗老人今年已经80岁,曾任北海舰队航空兵某团政委。他作为“五老”志愿者,在转业和退休后一直活跃在教育和关心下一代工作一线,是一名有着28年军龄、60年党龄的老干部、老战士、老模范。他带领学生们回顾青岛历史,为学生们带来内容详实的知识。他说:“国家安全教育须从青少年抓起,让我们共同学习国家安全知识,强化责任意识,用行动守护家园的安宁。”

“五老”志愿者化身讲师

市北区关工委课外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团团长鄢长茂介绍,为了此次活动顺利启动,来自市北区关工委的“五老”志愿者们前期多方奔走、沟通、调研,最终选定台东记忆博物馆作为常态化活动基地,结合其中珍藏的大量承载城市记忆的老物件、影像资料和历史文献,选定王立明、胡兆经、周子福、杨希岗、马国宏5位讲师化身“历史讲述人”,向全市青少年生动讲述台东片区的百年沧桑巨变。从老台东的市井烟火到改革开放后的商贸繁荣,从红色革命故事到新时代的奋斗故事,老一辈用亲身经历和鲜活案例给孩子们教授“行走的思政课”。

活动中,青岛顺兴路小学的学生们还在台东记忆博物馆参观学习。台东记忆博物馆精心规划了“百年变迁”“老街履痕”“百业百年”“市井烟火”“风俗文脉”五大主题展区,以数百件珍贵藏品、历史影像、场景复原及互动科技,打造出一场跨越历史的视觉盛宴。在这里,发黄的老照片诉说着往昔岁月,复原的老街景展现市井繁华,互动投影与虚拟换衣等现代技术让历史“活”了起来。无论是场景参观,还是通过线上导览探寻展品背后的故事,大家都能在沉浸式的体验中,触摸台东百年的商业脉搏,感受这座城市独特的烟火气息。

市北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陈玉峰指出,“到台东记忆博物馆听爷爷奶奶讲故事”主题教育活动,作为市北区深化“校馆社”联动教育模式的创新举措,将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抓住青少年成长拔节孕穗关键时期,以台东记忆博物馆为载体,以“听爷爷奶奶讲青岛故事”为轴心开展活动,把台东记忆博物馆打造成青少年了解城区发展历史、增强文化自信的“第二课堂”和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培养教育下一代的新基地、新亮点。未来也将吸纳更多“五老”志愿者、社区工作者、学校教师加入,构建“历史教育+文化传承+德育实践”一体化平台,助力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来源|青岛早报记者 杨健 实习生 纪宣呈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