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薛洪言:美国政策的反复性成为黄金市场情绪的放大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21:29:00    

中新经纬4月24日电 题:美国政策的反复性成为黄金市场情绪的放大器

作者 薛洪言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

2025年4月以来,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的反复无常持续扰动全球市场,黄金作为传统避险资产价格屡创新高,COMEX(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在4月22日盘中一度突破3500美元/盎司,再创历史新高,但23日大跌3.45%,随后又在24日重回升势。这种剧烈波动背后,既反映了市场对全球不确定性的即时反应,也揭示了黄金在当前复杂宏观环境下的独特价值。

关税扰动与政策博弈:黄金短期波动的核心逻辑

黄金价格波动幅度明显增大的背后,是市场针对“美国关税政策持续摇摆”所给出的定价。

当地时间4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称将“大幅降低”对中国的高额关税,并释放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缓和言论,导致前期过热的避险情绪短暂修正,引发黄金价格大跌。不过,在随后的一次闭门讲话中,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提醒“市场谈判将是一场‘持久战’”,又反过来加剧了市场对全球贸易形势的担忧,助力黄金价格再次走高。在这个意义上,美国政府政策的反复性成为市场情绪的放大器,使得黄金价格在政策信号摇摆中呈现“急涨急跌”的特征。

美元走势的疲软则为黄金提供了另一层支撑。4月21日,美元指数盘中一度跌至97.91点,创下2022年4月以来的新低。就近一个月的表现来看,美元对贸易相关新闻的敏感性已超过其他货币,这标志着美国政府政策的不确定性正在削弱美元信用。自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美元相对黄金大幅贬值,而新兴市场货币相对美元大幅贬值。这种长期趋势在当前环境下被进一步强化:全球央行2024年净购黄金1045吨,主要样本国家外汇储备中黄金占比提升了约4个百分点至18.6%,去美元化进程加速成为黄金上涨的底层逻辑。

短期风险:情绪极化与流动性扰动

尽管黄金长期逻辑坚实,但短期波动风险不容忽视。从资金的视角看,4月初美国宣布“对等关税”后,黄金一度因受到系统性流动性短缺的影响而下跌,而4月8日后的反弹则主要由亚洲市场推动。值得关注的是,此轮上涨并未伴随COMEX投机资金的大规模回流,反而与央行购金密切相关。数据显示,全球黄金ETF自4月8日起恢复净流入,4月4日至11日累计流入量达52.1吨。正是这种结构性需求支撑了金价,但也埋下隐患——市场情绪已进入超买区域,用于衡量交易动量强弱的RSI指标(相对强弱指标)显示黄金短期存在技术性回调压力。

流动性风险是另一个关键变量。当前,美联储降息预期存在被过度定价的风险,若美国经济数据超预期强劲或通胀反弹,可能导致市场对政策转向的预期修正,进而触发投机盘抛售。此外,美股财报季和国内五一假期临近也可能分流资金,加剧黄金的短期波动。

中长期配置价值:货币信用重构与地缘风险升温

从更长的周期看,黄金的上涨远未结束。据摩根大通预测,2026年第二季度金价可能突破4000美元/盎司,这一目标的底气源自全球货币体系的重构。美国的“对等关税”政策正在破坏1944年建立的全球化美元体系,凸显了主权货币信用与财政赤字货币化的深层矛盾。现阶段看,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导致政府债务负担持续加重,黄金成为对冲“纸币信用缺失”的核心资产。

地缘政治风险的升温进一步巩固了黄金的避险地位。世界黄金协会指出,2024年全球央行购金量连续第三年突破1000吨。而2025年一季度ETF与央行购金形成共振,标志着避险需求从机构向个人投资者扩散。此外,白银、铂钯等贵金属的走势分化也为黄金提供了间接印证——白银受工业需求回暖支撑,但波动性远高于黄金;铂钯则因汽车业转型面临结构性风险。这种分化表明,黄金的货币属性在逆全球化浪潮中不可替代。

投资者策略:区分周期,动态平衡

笔者认为,对于不同投资周期的参与者,应遵循不同的投资策略。

短期来看,黄金在连续上涨后面临技术性修正风险。同时,若美国继续软化关税立场或美联储突然释放鹰派信号,也可能引发金价快速回落。

中长期投资者则可忽略短期噪音,重点关注金价长期上涨背后的三大支撑:一是美元信用裂痕深化,美国债务上限僵局与财政赤字货币化难以逆转;二是央行购金潮持续,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增持动力强劲;三是全球经济“滞胀”风险上升,黄金具有抗通胀属性。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但不会简单重复。1929年大萧条的教训表明,关税政策反复、货币政策摇摆与资产泡沫破裂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当前美股估值高企、企业债利差扩大与制造业空心化问题,与1930年代有诸多相似之处。黄金作为“乱世之锚”,在秩序重构期兼具防御性与进攻性——既是对冲重大不确定性的安全资产,也是分享货币体系变革红利的最佳工具。(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宋亚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