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他经济”崛起,一场从“沉默支付”到“主动表达”的消费革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08:26:00    

文 | 港股研究社,作者 | 璟松

今年,科技界大佬的穿搭标杆正在光速更替。从过去乔布斯的黑色高领毛衣,到黄仁勋的深色皮衣,到今年再次出圈的雷军与他的皮衣。

再到最近,lululemon签约刘易斯·汉密尔顿,这是一位对时尚有着自己坚持的F1灵魂车手。从代言人到产品布局,种种迹象都在透露,lululemon誓要成为“男人的新衣橱”的决心。

当市场的目光向男性聚焦,这一切的背后都指向同一个信号——曾经被忽视的男性消费力量,如今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崛起。

从男性在电商平台的消费数据增长,到各个行业针对男性消费市场进行的战略调整,一场围绕男性消费的新商业战役悄然打响。

从“工具人”到“悦己者”,男性消费行为的深层变革

男性消费力量背后,“外貌焦虑、兴趣消费、情感需求以及圈层认同”成了托底这场崛起的四大关键因素。

当下的男性“颜值经济”开始打破传统刻板印象,男性群体间的“外貌焦虑”也成了美妆个护市场爆发的驱动力。

德勤用户调研显示,男士医美需求增长强劲,30岁以上的需求者占比约70%,45%调研用户计划2024年增加医美投入,对医生专业度、机构资质,及治疗前咨询服务的重视程度上不亚于女性群体。

而且,“精致男孩”并非简单复刻女性产品需求,其护肤需求与女性护肤场景形成差异化,相应的清洁、保湿、香氛等功效产品成为核心卖点。

魔镜洞察数据显示,抖音平台上,2024年1-10月男士身体护理、男士美发护发、男士彩妆、男士香水/香膏、男士护肤5个类目下产品销售额约为18.6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5.0%。

不仅如此,现下的男性消费也正从功能性转向圈层社交、精神满足。比如,垂钓装备爱好者为装备斥资“巨额”、电竞玩家追捧定制机械键盘、骑行圈高端装备人均投入过万等等。

中国钓鱼协会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约2亿钓鱼爱好者,且男性占比超八成、年龄在35岁以上、收入在中高水平。

而一直就重点瞄准男性用户的游戏公司,也开始从商业逻辑和内容设计上进行革新,以期俘获男性消费者的心智。《黑神话:悟空》、互动游戏《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的爆火就是最好的例证。

再来看短剧赛道。行业调研显示,2024年付费短剧用户画像中,男性的TGI远高于女性,35-44岁中青年用户TGI高达120,月收入8000元以上或月消费5000元以上的用户也更愿意为短剧付费。

这样一看,男性消费的觉醒已成定局。外貌焦虑催生的颜值经济、兴趣消费构建的圈层壁垒、情感需求驱动的付费意愿,以及社交货币背后的身份认同,共同编织了“他经济”的底层逻辑。

只是,需求的集中释放也意味着商业逻辑的加速迭代,当入局者蜂拥而至,曾经被视为“蓝海”的男性消费赛道或将快速进入“红海”竞争。

由“蓝海”到“红海”,商业在重构,细分赛道在崛起

随着男性消费市场从粗放扩张转向精耕细作,商业世界的新“丛林法则”开始显现。从医美机构的客单价内卷,到男士护肤品的功效军备竞赛,再到游戏IP的流量争夺战,市场正在倒逼品牌重构护城河。

而在这场商业战役中,真正的机遇或许藏在更隐秘的细分赛道,谁能在“去工具化”浪潮中抓住男性“既要实用又要面子”的矛盾心理?谁又能将圈层认同转化为可持续的复购率?答案将决定下一阶段“他经济”的王者归属。

当前的美妆个护、兴趣装备等成熟赛道虽已陷入同质化竞争,价格战与流量战此起彼伏;但同时男性医美、健康管理、情绪价值付费、银发男性消费等细分领域仍存在结构性机会。

具体来看,据诊锁界数据,除皮肤护理、理发和造型、身体护理以及技术美容项目等传统项目外,男性选择的医美项目还新增有面部精致管理、全身护理、香味洗护等。

而且,男性医美客单价达女性的2.75倍,这由于男性更倾向于手术类项目,其中植发、肉毒毒素祛皱等项目需求旺盛。

这无疑给港股龙头抢占“他经济”高地提供了新的机遇。2024年9月,复锐医疗旗下全球首款长效A型肉毒毒素达希斐正式获国家药监局受理,预计将进一步巩固其在男性医美市场的技术优势。

而雍禾医疗作为“植发第一股”,其核心业务瞄准中国2.5亿脱发人群,尤其是1.63亿男性患者,通过标准化服务和连锁化扩张,占据市场份额第一。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30年中国毛发医疗市场规模将达1381亿元,雍禾医疗有望持续受益于这一增量市场。

除医美赛道外,现象级游戏IP也在男性消费力的推动下引爆消费板块。而付费短剧与互动影游也在打开男性情绪消费新蓝海,比如阅文集团就在持续加码男性向内容开发,截至2025年3月,已有46部男性互动影游上线,推动内容消费板块估值提升。

尤其以“中产三件套”著称的特斯拉、萨洛蒙、拉夫劳伦已然成为社交货币。男性兴趣消费的“去工具化”趋势日益明显。

这种背后,既是消费需求分层的结果,也预示着新一轮商业规则的重构。“中产三件套”等社交货币的流行,印证了男性“去工具化”消费的深层需求。

当男性消费市场的竞争从“跑马圈地”变为“精耕细作”。品牌想要突围,必须跳出传统功能营销的框架——男性消费者不再只为产品买单,更愿为人设、圈层与情绪价值付费。

从“功能刚需”到“身份投资”,品牌步入新的营销革命

在这场消费升级的浪潮中,品牌叙事正经历前所未有的重构。

香水从“掩盖体味”变为“性格符号”,男装直播间里充斥着“精英幻想”,始祖鸟从户外装备转型“中产标配”。

这揭示了一个真相,男性消费的终极战场,已从产品功能转向身份认同。当“实用主义”让位于“面子工程”,品牌如何用故事、场景与人设绑定男性消费者的忠诚度?

首先是营销理念的转变。各大平台上对于“去性别化”“男性育儿”“男颜经济”“男性穿搭”等话题的高频讨论,正在潜移默化影响年轻男女对于传统性别标签的理解,品牌对男性价值传递的方式正在改变。

正如理想的“奶爸车”,性别与社会标签的“错位”表达反而更贴近持续变化的现实环境。而越来越多香水面向男性用户的营销从“体味掩盖”转向“性格表达”,也比以往更能照顾到男性用户的真实内心。

其次,面向男性群体的内容营销方式也在分化,从过去纯粹的比拼性价比到侧重情绪价值的产品推介,面向男性消费的营销转型已经初见端倪。

以男装的直播带货为例,从过去的充分展现产品性价比,到现在整活烘托精英感。现下,商家面向男性消费者正在转变思路,从卖产品开始转而贩卖情绪价值、身份认同。

从乔布斯的黑色高领毛衣到雷军的出圈皮衣,从lululemon签约汉密尔顿到“中产三件套”的社交货币化,男性消费正从“功能刚需”演变为“身份投资”。

这场狂欢背后,商业逻辑已悄然重构,当医美、护肤、游戏等赛道陷入红海内卷,真正的机遇转向更隐秘的战场:谁能将“既要实用又要面子”的矛盾心理转化为品牌忠诚度?谁又能用情绪价值和圈层符号绑定男性消费者?

答案藏在新一代营销革命中。香水成为性格符号,直播间贩卖“精英幻想”,始祖鸟变身“中产标配”。男性消费的终极战场,不再是产品功能,而是身份认同的争夺。这场战役的胜负,将决定未来十年“他经济”的话语权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