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叫苏青青,从白手起家到如今的企业年销售额超5000万元。
她叫周晨琳,这几天正在俄罗斯考察新的业务机会。
她叫陈丽勤,每天用DeepSeek带货,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在浙江义乌,有这样一群人,她们是义乌市场一抹亮丽的颜色,更是这座城市的骄傲,她们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果敢的行动力,书写着新时代属于自己的奋斗故事,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义乌老板娘”。
眼下,每一位“义乌老板娘”背后的民营企业乃至整个民营经济正在迎来高质量发展的春天。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指出,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并强调“继续下大气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民营经济“浓度”极高的义乌更是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切关怀,他先后13次来到义乌考察,并亲自总结义乌发展经验,指出义乌的发展是“莫名其妙”的发展、“无中生有”的发展、“点石成金”的发展。其中的深刻内涵至今仍在激励着义乌民营企业迈向新的辉煌。
近期,面对美国滥施关税,“义乌老板娘”展现出的是一贯的自信与从容。“欧洲、南美、东南亚、中东等,我们的外贸领域非常广阔”“有国家做强大后盾,没什么可怕的”“我们有‘越压越强’的信心”……
一张张自信的面孔,一句句坚定的话语,彰显的不仅是“义乌老板娘”性格中的韧性,更是中国外贸的韧性、中国经济的韧性。
近日,《金融时报》记者来到义乌采访调研发现,支撑“义乌老板娘”买卖全球的底气,不仅来自总书记的深切关怀,还来自地方政府、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等多方共同携手搭建起来的优质营商环境。“政策搭台牵线、金融机构服务、民营企业受益”的良性生态正在加速形成,企业发展信心更足、定力更强、步履更稳。
过去一年,义乌的民营经济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更多的民营企业正在用新思路开拓国内国外新市场,用新技术赋能线上线下新业务,外向程度极高的义乌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正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义乌小商品闯出了大市场、做成了大产业,走到这一步很了不起,每个人都是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商贸城要再创新辉煌,为拓展国内国际市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作出更大贡献。”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义乌国际商贸城考察时指出。
“我看到习总书记时,激动得几乎要跳起来。”时至今日,苏青青回忆起当天的情形,仍旧心潮澎湃,“总书记对义乌民营企业的关心和肯定,给了我极大的鼓舞。眼下,美国滥施关税,我们照样会把生意做好。”
苏青青的自信不是没有来由的。从白手起家创立哆哆洁具商行,到如今企业年销售额超5000万元,15年来,苏青青经历了无数市场风浪。“我的优势在于内销外销都做,外销不足的话,内销市场可以补上,这就是习总书记讲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嘛!”苏青青说。
实际上,企业从创立到腾飞再到稳健发展,需要各方力量的共同托举,特别是对于中小民营企业来说,抗风险能力弱、资金周转需求大既是他们的特点,也是难点。
在金融一线工作多年的中国银行义乌市分行行长助理周红娇对此感受颇深:“外贸民企融资有其特殊性,海外信息不对称与银企信息不对称相叠加,银行难以掌握真实贸易背景下的订单信息流、企业资金流和跨境物流,导致不敢贷。”
外贸民营企业融资,难题亟待破解。
今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金华市分行义乌营业管理部积极推动Yiwu Pay(即“义支付”)与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征信有限公司深度联合,迭代“结算数据+信用评分”服务模式,建立起从支付数据沉淀到信用画像生成的信息链路,由此,金融机构得以充分了解企业情况,不敢贷问题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