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课后我就要去买包瑰夏咖啡豆试试,家里的咖啡机也想换个新的了。”
4月8日晚7时,全市首个开设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市民艺术夜校在长宁区开班,当“精品咖啡体验”课结束后,不少学员被课上提到的各类精品咖啡“种草”,想亲自尝试研磨、冲泡一杯。原定一个半小时的课程,也因学员听得入迷、老师讲得尽兴,到接近晚上9时才下课。
是什么样的动力,让大家下了班要第一时间赶到市民夜校来“充电”?
价格实惠只是其一
年轻人真的想“弄明白一些事”
“一般晚上到这个点,大家都困了;但刚才我们品尝了玻利维亚的精品咖啡,大家看起来都很精神,那继续看下一页PPT。”
朱小虎是长宁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市民夜校咖啡课的授课老师,今年春季开班第一课,他准备了长达40页的PPT,介绍咖啡的产地、历史沿革和咖啡豆的基础知识。从蓝山咖啡由盛及衰的缘由,到精品咖啡豆所折射的公平贸易理念,朱小虎的授课让在座的25名学员都听得津津有味,甚至“拖堂”10分钟后都无人发现。

精品咖啡体验课程授课现场 舒抒 摄
记者从长宁区文明办获悉,今年,位于华山路1682号的长宁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分部正式加入市民夜校的授课点位。春季班率先开出精品咖啡体验、零基础健身瑜伽、社会心理学等3门课程,依托上海市群艺馆的平台统一报名,名额一经开放便瞬间“秒杀”。
与其他市民夜校的授课点位不同,原先“朝九晚五”开放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此次为了市民夜校改为“朝九晚九”开放。长宁区首选了位于轨交11号线交通大学站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点位,方便市民从全市各地来此上夜校。

4月8日晚,社会心理学课程授课现场。 舒抒 摄
事实证明,便捷的交通、契合白领需求的课程设置,让这个新亮相的夜校点位“开班即火”。4月8日晚,记者在现场看到,距离开课还有10分钟,当天开课的咖啡、心理学两门课程的教室里已经坐满学员,年轻的脸庞占了大多数。
在小红书上搜索“市民夜校”词条,能看到不少上海网友“炫耀”自己的抢课战绩。“市民夜校竟请来石氏伤科传人”“恭喜‘阿根廷探戈俱乐部’光荣入选市民夜校课程”,可见广大市民尤其是年轻人对上夜校的热情高涨。
也许有人问,大家平时上班不累吗,为何下了班还要主动来学习?
咖啡班学员小颖是长居上海的“85后”江苏人,4月8日晚,她乘坐了45分钟的地铁专程赶来长宁上夜校。去年初,小颖在小红书上第一次刷到上海市民夜校的课程,但当年春季她抢课“败北”。好在秋季班总算抢到插花、陶笛两门课,上课后小颖瞬间感到“真香”。

学员们听朱小虎讲解咖啡知识 舒抒 摄
“一学期12节课只要500元,但授课老师很负责。”去年秋季,小颖在静安寺街道参与了夜校插花班。“老师会全程关注每位学员的进度,确保每节课每个人都能带一个插花作品回家,学到花艺知识的同时还有很大的满足感。”
今年春季,她梅开二度抢到了心心念念的精品咖啡体验班。“在能抢到的范围里选择合适的课程内容和地点”,小颖的话代表了一批学员的想法。此外,通过夜校课程学到自己想知道的知识,这种纯粹“为了自己”的情绪价值满足感,也是不少人积极参与市民夜校的原因。

学员们试闻研磨后的咖啡豆 长宁区供图
老师为爱发电?
从业者希望行业越来越好
早在去年6月,长宁区就整合辖区内学校、医院、商铺和身边“好人”“能人”等特色资源,探索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开设夜校。
华阳路街道飞乐居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就推出了“飞乐夜校”项目,发挥身处翡悦里网红商业地标的区位优势,用全龄化的项目定位,将服务功能拓展至沿街商铺和企业白领,推出少儿戏剧、书法、陶艺、新春非遗等广受欢迎的课程。120余场活动让覆盖社区全年龄段的2000余人,打破了传统实践站的服务局限,重新定义了周边居民8小时工作外的生活内涵。

华山路1682号,长宁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分部市民夜校授课点位。 舒抒 摄
长宁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负责人吴大婷介绍,市民夜校项目一直广受年轻群体喜爱。今年春季,长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夜校点位的学员中,“90”“00”后占到七成,其中不少是新上海人。这恰好与该夜校点位的设立初衷吻合:让更多五湖四海的年轻人在此打破封闭的社交圈,更好地融入上海的城市生活。
眼下,开设在文明实践中心的市民夜校有了一个鲜明的目标:成为城市青年群体的“精神加油站”,让文明实践从“政府供给”转向“社会共创”。文明实践中心为市民夜校提供了多样化的场地,夜校也为中心引来了新鲜的人流和资源,成为中心日常开展理论传播、市民修身、志愿服务等文明实践的重要补充。
“夜校课程的备课量不小,老师的课时费相较市场化的机构,更多需要怀有‘为爱发电’的精神。”一位市民夜校的兼职讲师说。

朱小虎在授课 长宁区供图
朱小虎已经在长宁市民夜校担任兼职教师3年。在他看来,支撑自己持续参与夜校教学的动力,来自对咖啡行业的热爱。“我从事精品咖啡推广,因此希望有更多人对这一领域有正确的了解,也希望行业里真正用心的产品、服务和匠人能被大家看到……市场良性发展,人们对咖啡的体验才会更好。”
当了3年夜校老师,朱小虎还注意到台下学员们的变化。“一开始,大家对精品咖啡以好奇为主,而随着上海独立精品咖啡馆的遍地开花,现在来听课的学员往往有备而来,有的希望完善咖啡的知识储备,有的想学习制作精品咖啡,还有人下了课就要去‘进货’,买咖啡豆、咖啡器具。”
市民夜校孕育出的“种草”功能,带动的将不仅是文化消费,更是一个行业领域的新机遇。
原标题:《上海火爆的市民夜校,竟是“最强种草班”?》
栏目主编:周楠 题图来源:长宁区供图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舒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