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第二届上海基础教育年会举行 发布三份“未来学习”关键研究成果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0 16:29:00    

【来源:东方网】

东方网记者刘轶琳4月20日报道:本周末,第二届上海基础教育年会在宝山区举行,聚焦“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学习多样态”。会议由上海市教育学会主办,吸引了来自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的教育界领导、专家及800余名代表参与。会议现场,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事件是“未来学习研究与发展”长三角一体化七大实践联盟的成立,旨在通过跨区域合作,共享资源,打造未来学习的新模式,为基础教育改革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会议发布了三份关键研究成果,包括《上海市未来学习研究与发展中心2024年度报告》、《未来学习研究蓝皮书(2025)》及《2025年未来学习研究课题指南》,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未来学习的方向指引和策略建议。其中,蓝皮书详细分析了未来学习的七大实践领域,强调了构建新型“学习研究”工作机制的重要性,以适应科技革命、全球性挑战及学生新特征。

多位重量级嘉宾发表了主题报告,深入探讨了教育数字化、未来学习范式、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目标以及未来学习的师大探索之道。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袁振国强调了教育数字化对于教育强国建设的突破性意义;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李政涛则指出未来学习范式需与传统范式综合融通;亚马逊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张峥提出AI时代教育应挑战极限,促进深度思考;华东师范大学未来学习发展中心主任吴瑞君分享了华东师范大学在推动学习范式转型上的探索;裴新宁教授则聚焦于多样态学习如何赋能科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圆桌会议上,来自不同区域的教育局领导分享了各自在数字赋能教育生态、云端一体化学习样态及个性化教育路径上的实践经验和特色方案,展现了多样态学习在提升教育质量方面的巨大潜力。

会议总结时,范国睿教授强调,要立足智能时代,坚持以人为本,探索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同时坚守教育初心。会议还达成了三大共识:关注人才培养新形势,坚守立德树人;聚焦育人方式变革与学习范式转型;协同推进未来学习多样态,共筑基础教育新生态。

此外,会议现场成立了“人工智能课堂分析循证实验室”,展示了首批工作坊研究成果及智慧教育应用场景,并启动了全国优秀案例征集活动,旨在进一步推动未来学习的研究与实践。20日,组委会还围绕未来学校、未来学习等主题举行平行会议,持续深化对未来教育形态的探索与讨论。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