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传统与科技共舞!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让流散世界各地的宋画首次大汇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1:43:00    

4月1日,天气晴好,位于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以下简称“大系典藏馆”)内,正在举办首展“宋画大展”,本次大展以1685件宋代绘画精品打样稿、12座3D打印石窟、沉浸式数字空间三大展项,开启一场“传统与科技共舞”的艺术奇旅。这是流散在世界各地的宋代绘画的首次重大汇聚,更是20年学术积淀与前沿科技的惊艳碰撞。

为了抢救、保护古代绘画精品,“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由此诞生。以近二十年之功,“大系”共收录海内外263家文博机构的纸、绢(含帛、绫)、麻等材质的中国历代绘画藏品12405件(套),涵盖了绝大部分传世的“国宝”级绘画珍品。

坐落于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良渚遗址旁的大系典藏馆,是“大系”成果的重要展示平台之一,也是良渚文化大走廊上的又一座文化地标。这座由四座粮仓改造而成的展馆,建筑面积达1.32万平方米,由浙江大学与余杭区人民政府共同打造。2024年第二届“良渚论坛”期间,大系典藏馆正式开馆。

本次画展中,从北宋的雄浑山水到南宋的精致小品,从宫廷院体的富丽到文人墨戏的洒脱,展厅内密布的高清打样稿,将《千里江山图》《溪山行旅图》《瑞鹤图》等传世名作悉数“搬”至眼前。纤毫毕现的图像精度,连画中虫鸟的绒毛、山石的皴法都清晰可辨。仿佛穿越千年,与古人共执一笔。

在敦煌研究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通过自主研发全球领先的3D高保真数字测量与重建技术,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八大石窟中的中国四大石窟,以及四川安岳石窟、杭州灵隐飞来峰石窟群等代表性龛像和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塑像、壁画进行等比例复制,使这些不可移动的石窟艺术遗产与“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收录的海内外珍稀佛教绘画汇聚一堂。观众可近距离感受敦煌壁画的细节、见证龙门石窟中被盗的佛首重新回归,体味“佛教中国化”的宏大历史进程。

而步入“光影丹青”画境空间,青绿山水在脚下舒展,氤氲墨色随琴声流淌。伸手可在《水仙图》中点亮萤火,转身在《溪山无尽图》之间燃放一盏天灯。在跨越历史、融合多元的沉浸式空间里,访客能以全新的体验方式,感受从历史中“走出来”、在光影中“活起来”的古画之美。

戴上VR设备,访客还能一秒穿越至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零距离观赏被梁思成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第一瑰宝”的唐代建筑。其精妙的斗拱结构、珍贵的唐代彩塑,都将在虚拟现实中生动再现。访客甚至可以踏上佛台,感受夕阳洒落殿内的金色光影。

展览背后,是20年来“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组全球寻画、浙江大学文物数字化团队技术突破的磅礴之力。不仅让中华大地上不可移动的遗产“走”出深山,更让脆弱的纸绢跳脱了岁月侵蚀,在数字世界获得永恒生命。

原标题:《传统与科技共舞!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让流散世界各地的宋画首次大汇聚》

栏目主编:范兵 文字编辑:蒋萍

来源:作者:刘海波 徐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