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要求
1、内容要点:元代通过宣政院管辖西藏,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2、认知提示:认识元朝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知道元朝辽阔的疆域范围;理解元世祖忽必烈改行汉制的原因和影响;知道元朝首创行省制度,是元朝设立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行省制度影响深远;知道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国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元朝通过宣政院管辖西藏,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2、过程和方法
通过识读《元朝疆域图(1330年)》,学会联系地理信息掌握元朝统治的系列治理措施,并适时分析其特点;通过引用毛主席词句,引出元世祖改行汉制(相应分析原因和影响),首创行省制度等内容;创设情境(写信),加深对元朝地方统治区划的理解;利用课后活动,分析概括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以升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元朝在西藏、台湾设置行政机构,实行有效管辖,再次表明西藏、台湾地区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元朝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教学重点
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和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对西藏、台湾)
教学难点
全面理解行省制度(目的、内容、作用),并结合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分析元朝统治的特点(因地制宜)和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蒙古草原(增强游牧民族直观印象),出示史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元史》),复习元朝的建立和统一过程,温故而知新,出示课题和学习目标。
推进新课
一、元朝的疆域
通过汉、唐疆域图,并比较,明确元朝疆域的具体范围和辽阔的规模及地位。(结合课本,明确《元史》"四至";结合地图,特别强调指出:1、包括今天的新疆、西藏、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2、版图历史上最大。)
通过引用毛主席《沁园春·雪》"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引出忽必烈改行汉制(结合课本第十课P49相关内容,并简要分析原因、影响,进行相应地评价。对此,学生们应该很快理解,因为类似知识和认识在前面有关民族关系的教学中也多次涉及;另外,本知识点虽是上一课内容,安排到本节课,原因是:忽必烈改制,既是元朝能统一全国的基础,又是元朝加强统治、巩固统一的基础,如此安排,应该主题更突出、时间更紧凑。)
二、行省制度和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出示:阅读思考
1、 元朝的疆域如此辽阔,那元朝统治者又是如何对它进行有效治理的呢?
2、 元朝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又有什么建树和创新?
学生阅读回答后,老师实时评价和小结:
1、 改行汉制,确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2、 首创行省制度。
师生对话、阅读教材,结合地图,找家乡所在行省(完成课后活动二),并和秦朝对比,理解认识这一制度。明确:
1、具有汉式特色(和秦朝中央、地方官制对比得出)。
2、西藏和台湾正式纳入祖国版图,强调标志:澎湖巡检司和宣政院的设立。可联系一下当今台湾和西藏时事,完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3、分析得出元朝统治的方式:因地制宜的特点。
4、行省制度便利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使中央集权在行政制度上得到了保证,加强了统治。行省制度影响深远。
三、本课小结
如时间允许,完成课后活动1,来深化认识,升华爱国情感。
板书设计
1、 元朝的疆域
2、 行省制度和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3、 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教学反思
两大困惑:
1.以小组方式进行学习,是否割裂了知识的完整性,学生只关注自己负责的部分而忽略了整体的知识?
2.在课前的"预设"与课堂的"生成"问题上教师的点拨与指导是否到位?